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倍达分厂
2024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总结
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倍达分厂为在产企业,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子路18号,厂区东邻先泰和奥奇德公司,南邻海南路、西邻兴业街、北邻扬子路,厂址中心坐标为114º41′6.17″E,38º1′29.20″N,占地面积131343m2。
公司主要产品有主要产品包括青霉素G钾工业盐、青霉素钠(钾)盐、6-APA中间体(6-氨基青霉烷酸)、7-ADCA中间体(7-氨基-3-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)、头孢氨苄、头孢拉定、头孢拉定(精氨酸)、辅酶Q10菌粉、维生素K2及辅酶Q10精制及维生素K2(MK-7)油品及辅酶Q10精制产品等,所属行业小类为C2710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、C2761生物药品制造。
2024年该公司委托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开展2024年度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,河北升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在接受委托后,收集和整理本地块相关资料,在进行现场踏勘、人员访谈及资料整理后编制了《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倍达分厂2024年度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该方案于2024年8月14日通过专家评审,会后我公司依据专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,并依据该方案进行了样品采集,根据实验室分析结果,最终编制完成了此《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倍达分厂2024年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报告》。
地块污染状况分析:
(一)土壤
本次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倍达分厂地块内共布设19个土壤监测点位。本地块于2024年9月9日进场采样,土壤样品采集时间为2024年9月9日~2024年9月10日,采集土壤样品22组(包含2组平行样)。土壤检测项目为:pH、氨氮、丙酮、二氯甲烷、甲苯、汞、石油烃(C10~C40)、甲醇+GB 36600表1基本项目,共计45项因子。
(1)根据本次土壤检测结果可知地块地块pH值为7.60~10.5。石油烃(C10-C40)砷、镉、铜、铅、汞、镍均有检出,但均未超出《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》(GB 36600-2018)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;氨氮均有检出,但均未超出《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》(DB13/T 5216-2022)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作为评价标准;pH值有检出,无相关标准值,暂不进行评价;剩余因子均未检出。
(2)与历年检出浓度相比,近四年pH值在地块重点单元A区监测点AT3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;石油烃(C10-C40)在重点单元B、C、D、E区中监测点BT2、CT3、CT5、CT6、DT1、ET4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,其余检测因子基本处于同一浓度水平或有下降趋势,无污染加重趋势。
其中pH值、石油烃(C10-C40)都是地块关注污染物,需要重点关注。石油烃(C10-C40)在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,可能是汽车通过道路运输导致的,需要企业对车辆运输环节加强环境管理、规范各环节操作;pH值在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,可能是生产管道跑冒滴漏导致,需要企业定期检查管道的防渗情况发现裂隙时及时修补,避免发生污染事件时,污染物的横向和纵向迁移及扩散。
(二)地下水
本次自行监测工作在地块内布设5个地下水监测点位,地块外西南角布设1个地下水对照点位。地下水样品采集时间为2024年9月11~13日和2024年10月9~10日,采集地下水样品共15组(包含3组平行样),地下水检测项目为:pH、氨氮、丙酮、二氯甲烷、甲苯、石油烃(C10~C40)、甲醇、氯化物、耗氧量、锌、镍、铅、硝酸盐氮、铜、汞+GB/T 14848表1常规指标(微生物指标、放射性指标除外),共计35项因子。其中加测GB/T14848-2017基本35项,只针对地块新建地下水水井,首次监测的地下水点位。
(1)地下水中浊度均出现超标现象。其余检出因子满足《地下水质量标准》(GB/T 14848-2017)Ⅲ类标准;石油烃(C10-C40)有检出但无相关标准值,暂不进行评;剩余因子均未检出。
(2)通过2次地下水监测数据可知,该区域地下水中氯化物、铜、锌、耗氧量、氨氮、铅、镍、石油烃(C10-C40)因子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点,其中氯化物在AS1、BS1、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铜在AS1、BS1、CS1、DS1、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锌在AS1、CS1、DS1、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耗氧量在AS1、BS1、CS1、DS1、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氨氮在AS1、BS1、CS1、DS1、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铅在C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镍在AS1、BS1、CS1、D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;石油烃(C10-C40)在ES1监测井监测数据与对照点相比有明显的偏高。
(3)从近三年地下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,除氯化物、铜、锌、耗氧量、氨氮、硝酸盐、镍有上升趋势以外,其余检出因子数值基本处于同一水平。
对照点DZS1监测因子中只有氯化物、锌有上升趋势;监测点AS1监测因子中只有铜、氨氮、硝酸盐、镍有上升趋势;监测点CS1监测因子中只有氯化物、铜、锌、氨氮、镍上升趋势;监测点DS1监测因子中只有氯化物、耗氧量有上升趋势。
通过前面论述可知,地下水中浊度出现超标现象,但根据浊度相关数值,对建井洗井过程进行审查,采样洗井过程满足HJ164中采样洗井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后就停止洗井工作,浊度超标可能和洗井时间短造成的。建议下次采样过程中加长采样洗井的时间。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锰、耗氧量、氨氮、钠、碘化物、镍虽然没有超标,但是其最大占标率均超过50%,需要重点关注,建议明年继续监测关注其浓度变化情况。通过近三年地下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,氯化物、铜、锌、耗氧量、氨氮、硝酸盐、镍有上升趋势,其中氯化物、氨氮为地块关注污染物需要重点关注,议明年继续监测关注其浓度变化情况。
建议:
因企业为在产企业,针对监测结果和分析情况,本次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提出以下建议:
1、在土壤监测中检出因子pH值、石油烃(C10-C40)、氨氮都是地块关注污染物,需要重点关注。石油烃(C10-C40)在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,可能是汽车通过道路运输导致的,需要企业对车辆运输环节加强环境管理、规范各环节操作;pH值在表层土壤中呈上升趋势,可能是生产管道跑冒滴漏导致,需要企业定期检查管道的防渗情况发现裂隙时及时修补,避免发生污染事件时,污染物的横向和纵向迁移及扩散。
2、在地下水监测中浊度出现超标现象,但根据浊度相关数值,对建井洗井过程进行审查,采样洗井过程满足HJ164中采样洗井质量控制相关要求后就停止洗井工作,浊度超标可能和洗井时间短造成的。建议下次采样过程中加长采样洗井的时间。
3、地下水中总硬度、溶解性总固体、硫酸盐、氯化物、锰、耗氧量、氨氮、钠、碘化物、镍虽然没有超标,但是其最大占标率均超过50%,需要重点关注,建议明年继续监测关注其浓度变化情况。
4、加强地下水监测井的长期检测,关注特征因子在地下水中浓度变化情况,若发现地下水水质数据异常,则需尽快查明原因,及时进行处理,防止造成污染。
5、定期检查各池体的防渗情况发现裂隙时及时修补。避免发生污染事件时,污染物的横向和纵向迁移及扩散。